体育社会科学

  • 新质生产力驱动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促机理与推进路径

    张灏纬;李刚;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区域体育产业作为关键构成,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文以我国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大典型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践,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分析区域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困境,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促机理与推进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新”技术生产力、“新”要素生产力、“新”协同生产力、“新”业态生产力驱动区域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促机理:技术创新与区域体育产业变革间的互动、区域体育市场需求与供给间的匹配、政策环境与区域市场机制的协同。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剖析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提出推进路径:加速数字技术融入区域体育产业;优化区域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健全区域顶层市场机制多元主体。

    2025年04期 v.47;No.217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 战略三角模型理论下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向度

    姜勇;孟祥征;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项目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构建了战略三角模型理论下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目标的多元化与层次性;授权环境的动态平衡与构建;运作能力的综合提升与创新驱动。同时,解读了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价值目标维度的铸就体育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体育强国;授权环境维度的营造积极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运作能力维度的助力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素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实践向度:制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以公众需求为基础的期望目标;建立利用多重手段、正逆双向调和的联系机制;创造融合高新知识技术、坚持守正创新的运作结构。

    2025年04期 v.47;No.217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近代报刊体育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勤奋体育月报》的探析

    王凯帆;俞鹏飞;

    该文依据知识社会学、修辞学等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对《勤奋体育月报》中有关体育健康知识的报道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勤奋体育月报》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关注受到社会、政府和知识分子等方面的影响,将焦点放在了体育生理知识、体育心理知识、体育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知识四方面。同时,《勤奋体育月报》通过构建因果联系、形成比较和故事化叙事三种策略来传播体育健康知识。研究认为,近代报刊传播体育健康知识的意义在于:挑战传统性别观念,推动女性身体解放;传播科学健康知识,推动近代体育现代化转型;提供中国特色体育知识体系的历史依据,为体育健康传播提供借鉴。

    2025年04期 v.47;No.217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 智能化浪潮视域下体育新闻AI赋能的多维度实践困境解构与应对策略探析

    邢思洁;李川;

    在人工智能全方位嵌入新闻业的背景下,AI与体育新闻领域深度锚定的态势已然凸显。本研究聚焦于智能化视域下体育新闻与AI融合所面临的多重挑战,涵盖技术、伦理、社会及行业等维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晰人机职能界限、培育复合型专业人才、强化自律与外部监管机制以及深化社会责任意识等方略。以期促进AI技术在体育新闻领域的高效、合理运用,进而为受众供给更具品质、深度、温度的新闻产品,赋能体育新闻业在AI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04期 v.47;No.217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体育建设:转型逻辑与实施路径

    左逸帆;朱楚填;杨天宇;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以产业为主要载体,创新为核心引擎,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然而,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理论逻辑、现存问题以及实践路径的探索。基于此,本研究以新质生产力剖析体育产业数字建设,分析其在数字体育建设发展中的转型逻辑,解决数字体育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明确数字体育建设的新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当前,数字体育建设仍然处于创新的瓶颈期,存在科学技术落后、生产要素不足、产业制约限制、生产力创新匮乏等问题,为解决以上困境,需要深入推进体育技术生产力创新发展、加快推动体育要素生产力驱动建设、积极培育体育产业生产力转型升级、持续推动体育劳动生产力组合优化。与此同时,在体育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保障中小体育企业的创新技术,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确保形成产业链、经济链、设备链共同创新发展。

    2025年04期 v.47;No.21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 数字时代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取向、困境与路径选择

    王恒久;俞鹏飞;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究数字时代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取向、困境与路径。研究认为数字时代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取向为:数字赋能拓宽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渠道;数字赋权,增强中国武术文化话语权;数字协同,提升中国武术文化内容质量。中国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困境包括:信息孤岛,误读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娱乐至死,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内容失真;人才缺失,中国武术文化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研究建议:符号蓄力,数字打造武术文化矩阵;具身释放,数字创新武术传播方式;培养人才,构建武术话语体系。

    2025年04期 v.47;No.217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竞技论坛

  • 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发展的现实阻滞与推进路径

    黄会辰;严家高;

    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作为中国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平台,对我国游泳人才挖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推动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持续发展,该研究对2018—2024年举办的赛事进行梳理与分析,对比与借鉴国外游泳赛事体系先进经验,并提出赛事推进路径。研究发现,全国青少年游泳U赛事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有:游泳运动本身潜藏的高风险性、游泳运动员训练动力匮乏、专业游泳教练员资源稀缺、赛事奖励机制与荣誉体系吸引力不够、游泳训练条件和场地设施局限性、赛事空间区域发展不均衡、赛事推广力度薄弱与管理机制不健全。鉴于此,提出游泳U系列比赛发展的推进路径:强化游泳运动普及和加大赛事宣传、完善游泳U系列比赛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精进赛事规则、加强与优化游泳训练和比赛的场地设施建设、重视提升教练员专业能力和赛事指导水平、深化赛事文化与价值体系构建。

    2025年04期 v.47;No.217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第一届三大球比赛山东女足不同位置跑动能力的特征分析

    李新起;马健;栾彬;

    该文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第一届三大球比赛中山东女足不同位置球员的跑动能力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聚焦跑动距离、高强度跑、冲刺跑、加减速跑、不同等级分类跑及比赛心率六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跑动能力发挥各位置技战术特点。旨在为女足体能训练提供了精细化、位置化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训练方案,提升比赛表现。研究发现:除中后卫外,其他位置球员场均跑动距离均接近或超过万米;淘汰赛及决赛阶段的高强度跑动显著多于小组赛,左后卫、左边锋、左前腰和前锋的高强度跑动更为突出,下半场高强度跑动频率略高于上半场;中后卫与前锋、边后卫与前腰的冲刺跑差异显著,后卫加减速次数相近,而右前腰和左边锋表现更优;前卫和前锋在分类跑动上优于后卫,不同位置球员的平均心率和最大心率差异不显著。

    2025年04期 v.47;No.217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体育生物科学

  •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量化研究:基于情绪调节能力和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王天赐;马兆明;聂宇扬;郭晶晶;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锻炼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不容忽视。该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考察身体自尊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8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纳入283个样本。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身体自尊量表(PSPP)和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问卷,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探讨了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身体自尊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平行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β=-0.178)和频率(β=-0.136)以及身体自尊(β=-0.199)和情绪调节能力(β=-0.127)对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身体自尊和情绪调节能力在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了平行中介作用,路径系数为-0.402。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提高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且身体自尊和情绪调节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起平行中介作用,这一结论为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4期 v.47;No.217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学校体育

  •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体育考查机制的解读、设计与推动

    吴向宁;周波文;朱剑武;

    该文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体育评价”的要求,系统构建了“日常参与+体质监测+专项技能测试”三位一体的体育考查机制。研究从四个维度展开理论阐释:一是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实践深化,二是对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新目标,三是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体系,四是完善指向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强调,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理论指引明确考查定位,以全面发展理论为价值导向优化实施路径,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机制强化育人实效,依托体教融合战略推动机制创新。最终提出包含评日常参与、体质监测、专项运动技能测试、课程与考查机制深度融合等环节的系统化推进策略。

    2025年04期 v.47;No.217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 体育家庭作业“学-练-赛-评”一体化的生成逻辑和设计策略

    赵飞;

    该文立足义务教育阶段专项运动技能领域,分析了体育家庭作业“学-练-赛-评”一体化的生成逻辑和设计策略。研究认为:体育家庭作业“学-练-赛-评”一体化与校内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目标导向一致、本质关系共生、实践模式共通的应然、必然、实然生成逻辑;从设计策略来看,明确体育核心素养达成的精准目标是方向指引,教师、家长、学生多方共建作业内容是关键要素,规范“看-学-练-比(冲)-评”的实践操作程序是核心要义,采用诊断性、过程性、总结性多元评价方式是反馈通路,数智驱动是体育家庭作业“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的循证改进策略。

    2025年04期 v.47;No.217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大众体育

  • 文体旅融合赋能藏族赛马节高质量发展研究

    朱亚成;

    近年来,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文体旅融合赋能为藏族赛马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该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文体旅融合赋能藏族赛马节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藏族赛马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研究认为:文体旅融合赋能藏族赛马节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体现在丰富赛马节文化体验,提升吸引力;促进赛马节经济活力,增强竞争力;传承赛马节文化精髓,彰显特色力;拓宽赛马节发展空间,激发创新活力。但也面临赛马文化传承断裂,融合根基尚浅;体育赛事规模有限,观赏影响待增;旅游设施配套不足,体验品质受限;融合发展机制待建,整体提升受阻等现实困境。研究建议:挖掘赛马文化精髓,强化融合根基深度;扩大赛事规模影响,提升观赏参与热度;完善旅游设施配套,保障体验品质高度;构建融合发展机制,促进整体提升速度等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v.47;No.217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山东体育科技》介绍

    <正>《山东体育科技》是由山东省体育局主管、山东体育科学学会和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并公开发行的体育科技期刊,入选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2022年)。国内统一刊号为CN37-1011/G8,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840。《山东体育科技》于1979年创刊,现为双月刊,系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以体育运动训练与科研、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体育教学、大众体育等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性体育刊物。其特色为突出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与科研、体育社会科学、大众体育、体育管理与教学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注重论文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2025年04期 v.47;No.21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 稿约

    <正>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真实性,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通顺、简洁,标点正确。每篇论文以不超过6000字为宜(含图、表)。2稿件格式:题名、署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2.1题名:应准确无误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2.2署名: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省市、邮编。2.3摘要:用第3人称的写法,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着重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100~300字为宜。2.4关键词:应选取3~8个关键词。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的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隔开。

    2025年04期 v.47;No.21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 下载本期数据